SERVICE PHONE
13988889999发布时间:2024-10-29 05:15:01 点击量:294
本文摘要:让绿色增长促进美丽贵州建设贵州省林业部门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依托林业重点工程,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林业绿色产业快速发展,为建设美丽贵州打下坚实基础。
让绿色增长促进美丽贵州建设贵州省林业部门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依托林业重点工程,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林业绿色产业快速发展,为建设美丽贵州打下坚实基础。十一五以来,贵州省按照西治、中保、东用的林业发展战略,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累计投入199.27亿元,完成营造林2414.57万亩,义务植树2.62亿株。并大力实施农村能源、生态移民、林下种养和补植补造,引导农民发展绿色产业,提升贵州森林生态效益,维护贵州生态安全。
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功能不断提升。至2012年底,全省森林面积达到1.1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42.53%,活立木蓄积量3.97亿立方米。2011年石漠化面积4535.7万亩,比2005年减少438.5万亩,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初步建成。在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的带动下,全省特色优势林产业迅猛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以竹、油茶、核桃、桉树为主的林业基地达2000多万亩。37家省级林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动木竹浆纸一体化、人造板和家具制造等木竹精深加工业健康发展,全省人造板年生产能力达120万立方米。2010年以来,林业招商引资项目签约123个,到位资金29.6亿元。
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森林旅游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74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22个)接待游客2438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6.1亿元。十一五以来,全省林业总产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12年达到400亿元,今年预计可达450亿元。1.12亿亩森林给贵州带来凉爽的气候和清新空气,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价值量达4275亿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推进美丽贵州建设,贵州省林业部门将继续实施西部生态综合治理、中部生态环境保护、东部生态经济建设的策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加强6596.44万亩天然林管护。力争将25度以上坡耕地全面实施退耕还林。
改善石漠化地区生存、生态环境。实施长江、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690万亩,为长珠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实施矿区植被恢复70万亩,建设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等交通走廊绿色通道,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和新农村绿化美化工程,提升旅游形象、改善人居环境。让石山变园林坡地披绿毯2008年,贵州55个县启动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2011年新增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23个,实现了78个石漠化县(市)的全覆盖,截止2012年,已累计下达投资23.02亿元,治理石漠化面积4826平方公里。
5年来,贵州省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开展综合治理,把生态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在石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和经验。项目区呈现出坡地披绿毯、岩山变园林、路有花果香的生动景象。封山育林与人促修复主导型模式。针对缺水少土,生态承载力低,居民生活能源和生存条件困难的强度石漠化地区,按照恢复生态的基本思路,采取封育管护和人工促进封山育林的方法,达到恢复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目的。
植被恢复与特色产业主导型模式。针对人地矛盾突出、耕地支离破碎的中、轻度石漠化地区,按照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实施坡改梯、人工造林、水利水保等措施,积极发展特色经果林和地道中药材产业,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富民的目的。
岩溶景观资源开发与生态旅游主导型模式。针对人地矛盾突出,拥有较好岩溶资源禀赋,独特的石漠化景观和民族文化积淀的石漠化地区,按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提高植被覆盖率,构建良好的生态岩溶景观,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水土保持与基本农田建设主导型模式。
按照解决农民吃饭问题的基本思路,通过坡改梯等措施和配套坡面水系工程,达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的目的。既减少了径流,增加了土层,又增加了土地利用面积,有效发挥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减小自然危害程度。石漠化草地建设与生态畜牧业主导型模式。
针对草地资源较为丰富,地广人稀的地区,遵循草畜平衡原则,以草地种植、草地改良和发展生态草食畜牧业为主要内容,合理调整农业产业机构,实现农民致富和治理石漠化的目标。贵州的山变绿了、水变清了。
贵州省已在78个县把经济林、养殖业、种植业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有机结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共758万亩,生态脆弱现象得到有效改观,石漠化治理已成为各项生态措施整合的有效平台。石漠化恶性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和逆转,5年间减少石漠化面积438.45万亩。让贵州成为物种基因宝库黔地无闲草,遍地皆良药。
贵州省有野生植物资源近万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有37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其中,珠子参、三尖杉、艾纳香等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此外,天麻、杜仲、党参、胆草、灵芝等有地道药材之美称。贵州生物种类繁多是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宝库。
全省有野生脊椎动物资源1000多种,其中黔金丝猴、黑叶猴、云豹、黑颈鹤、金雕、白头鹤、蟒等15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13%。穿山甲、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白冠长尾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71种,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25.7%。有70种珍稀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银杉、梵净山冷杉、珙桐、贵州苏铁等1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27.6%;二级保护植物56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27.5%。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贵州省共建立各种类型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105个,其中包括茂兰、雷公山、梵净山、麻阳河、宽阔水、习水、草海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大沙河、百里杜鹃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已成为贵州绿色文明的重要标志,对未来贵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因此,贵州省进一步加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力度,道真大沙河、石阡佛顶山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湄潭百面水、独山都柳江源等一批县级保护区将逐步升格为省级保护区。石阡鸳鸯湖、余庆飞龙湖、六盘水明湖、威宁锁黄仓已成为试点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今年又向国家林业局申报16处湿地公园。
让森林生态文化深入人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贵州林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复合生态系统里和睦相处,共同生息、繁衍和劳动,积累了许多独特的森林利用与管理的传统经验,创造了绚丽的民族生态文化和热爱自然、热爱森林、保护生态环境的民族生态文明观。贵州传统生态文明观,以多元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有用文字表现的碑刻和契约,也有以非文字形式表达的口头文学和艺术。
他们把林政乡规、经济林木乡规、神山龙树保护乡规、造林育苗乡规和森林防火乡规等关于生态保护的条款、规约撰刻在石碑、木牌上,要求代代遵守。所以,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村寨有神林、保寨林、圣山和神山。黔东南地区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植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原始的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成为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
贵州少数民族林区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观念,来源于世世代代积累的独特的生态保护文化。在新时期,贵州省加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和加大宣传力度,帮助群众树立生态保护意识。为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贵州省以森林公园为依托,建立了19个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为推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黔东南州把从江县岜沙苗寨、雷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确定为第一批州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贵州省还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组织学生、机关职工、人民群众开展全民植树、绿色使者认养树等活动,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贵州省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一批生态文化博物馆、标本馆、文化馆、科技馆,开展绿色创建活动,树立生态道德,繁荣生态文化、传播生态文明,并将继续挖掘生态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生态文化品牌。7月19日,随着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开幕,贵州将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北纬26.35东经106.42这是论坛主会场贵阳的地理坐标,也是世界关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聚焦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焦点。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已成功举办四届。
今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外交部同意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论坛。沿着时间维度追溯。
从2009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到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从会议升格为国际论坛,名称变化的背后,这是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默默耕耘与不断执著探索的充分肯定。世界因为绿色走近中国,贵州因为绿色而引人关注。
7月19至7月21日,以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为主题的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在贵阳举办。作为生态文明的先锋,林业部门将紧紧围绕主题,举办林业与生态文明、绿色增长与美丽中国梦对话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湿地保护与绿色转型分论坛和2013年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参与中国贵州生态产品(技术)博览会。
林业与生态文明论坛:分享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经验7月19日,林业与生态文明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届时,国家林业局领导及中外来宾100余人将围绕林业与生态文明这一主题,从林业与绿色增长、森林与生态服务和森林文化等角度展开研讨,旨在探讨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享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增进生态文明务实合作,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传播。
长江湿地保护网络2013年年会: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美丽长江7月18日,以湿地保护与绿色转型为主题的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将在贵阳凯宾斯基大酒店举行。论坛旨在进一步推动长江流域湿地保护工作,加强长江湿地保护网络作为信息沟通和合作交流平台的作用,研讨湿地保护在社会经济绿色转型期间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深入开展切实有效的湿地保护工作,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保护美丽长江、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湿地保护与绿色转型论坛:倡导绿色转型和社会参与7月19日,湿地保护与绿色转型论坛将研讨通过建立湿地保护网络推动的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为社会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优质、充足的自然资本和资源支撑;通过降低人类生态足迹,减轻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压力,实现修复和保护流域健康以及倡导绿色转型和社会参与,助力保护目标实现等方面的问题。对话西部林业生态建设之路论坛:绿色增长与美丽中国梦7月20日,以绿色增长与美丽中国梦为主题的对话西部林业生态建设之路论坛将在贵阳凯宾斯基大酒店贵阳厅举行。
论坛将围绕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立足实现美丽中国梦目标,秉承学术性、高端性、国际性、贴近性,从林业生态建设对绿色增长的支撑作用切入,积聚国际组织、政府部门、高校和高端企业等方面的政产学研用智力资源,针对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的重大政策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完善政策体系的实现路径,推动贵州和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生态产品(技术)博览会:用自然底色建设美丽家园7月18日至23日,以自然生态,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生态产品(技术)博览会将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1号馆举行。该展馆是一个国际性、综合性的生态公益主题展馆,是国际国内自然生态保护机构、组织以及重点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园、自然生态技术和产品研发机构、团体、企业传播自然保护理念,交流自然保护经验,分享自然保护成果,致力于持续推动生态保护、建设与发展的国际化高端交流分享平台,共分为主旨展示区、森林馆、湿地馆、荒漠生态馆、我们在行动展示区、生态产品展示区、竹藤产品展示区等七个区。会展期间,将开展丰富的招商推介活动,推出115个林业招商项目,总投资达481.4亿元。
最美森林授牌:因绿色而美丽7月19日和20日,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协领导将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1号馆,分别为中国最美森林和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授牌。(朱邪赵勇军张磊)。
本文来源:博鱼(boyu·中国)官方网站-www.china-cbs.net